10月24日大事记
1987.10.24
公安部出入境管理局拟定台胞出入境六条办法。
1995.10.24
台港航权谈判达成协议,双方代表正式签署会议纪录。并自十二月卅日起正式生效。
1995.10.24
美国总统克林顿与国家主席江泽民举行“江、克会谈”,达成以“三公报”原则处理台海问题的共识。
2003.10.24
海协会就台湾警方肆意开枪射击大陆从事生产作业的渔船,并造成人员受伤和财产损失一事致函台湾海峡两岸人民服务中心。
国家主席胡锦涛在澳洲联邦议会发表演讲时指称,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早日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心愿和坚定意志。“台独”分裂活动是台海地区和平的最大威胁。我们坚决反对“台独”。
2005.10.24
台盟中央、全国台联、全国台湾研究会、海峡两岸关系研究中心24日在北京联合举办纪念台湾光复60周年学术研讨会,来自海峡两岸、港澳地区和海外的60多名学者与会。
2007.10.24
高雄市国税局表示,纳税义务人申报扶养大陆地区亲属,其所检附文件之合法性及大陆地区之受扶养亲属仍存活,该等证明文件原则上应逐年经大陆地区公证处公证并须经财团法人海峡交流基金会验证。
2008.10.24
中华发展基金主办、铭传大学承办的 “第12届两岸新闻报导奖”入围名单揭晓,共有21件作品、50位新闻从业人员获选入围。
2010.10.24
在菲律宾首都马尼拉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和平统一亚洲论坛”,并通过“反独促统”联合宣言,呼吁海内外华侨华人共同努力,积极推动两岸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的共同政治基础上,协商正式结束敌对状态,签署两岸和平协定,营造台海地区祥和气氛和良好的发展环境。
2013.10.24
马英九接受美国“华盛顿邮报”(The Washington Post)专访时表示,两岸协商的原则是“先急后缓、先易后难、先经后政”,两岸互设机构议题具有高度政治敏感性,但机构本身是中性的,“政府”并没有刻意不去碰政治问题,当时机成熟,且有迫切性,就可以提前讨论。关于“和平协议”议题,最好须是经过公民投票;而“军事互信机制(mutual military confidence-building measures)”议题,亦具有敏感性,目前台湾内部尚未取得共识。此外,两岸领导人会面,一定要在国家有需要、人民能支持,以及对等尊严的状态下才有可能进行。
2014.10.24
马英九出席“打造有竞争力的台湾”论坛暨早餐会时,对未来两岸政策及发展走向提出2项施政目标,第一,“政府”将持续与大陆洽谈“两岸货品贸易协议”,并盼“立法院”尽速通过“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及“两岸协议监督条例”,也将妥适与民众沟通说明,期让相关议题获得理性讨论;第二,两岸应尽速洽签“互设办事机构”协议,该协议主要系提供服务,未有任何政治涵义或仿照外交体系之作法,因为“两岸关系不是国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关系”。
2016.10.24
大陆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就被索马里海盗劫持长达4年半的阿曼籍台湾渔船NAHAM3号两岸船员获救表示,幸存的26名船员22日安全获救,其中9名大陆船员和1名台湾船员,将送返广州。
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就记者询问“台湾有关方面日前对香港特区个别侯任议员资格问题说三道四”表示,我们坚决反对台湾当局插手干扰香港实施“一国两制”、破坏香港繁荣稳定的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