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关系网移动版

    两岸关系网移动版

2月27日大事记

2018-03-07
来源:两岸关系网

1972.2.27

  中共与美国发表“上海公报”。

 

2003.2.27

  陆委会澳门事务处于2月27日正式对外受理澳门居民入台证,及外籍人士入台证件等两项业务之申请。

 

2004.2.27

  国务委员唐家璇在《中美上海公报》发表三十二周年纪念会上表示,妥善处理台湾问题是保证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关键。并指称“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希望美方坚持对台湾公投已表达的立场。

 

2005.2.27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发言人就“扁宋会”之 “十点共识”发表谈话,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尽管两岸迄今尚未统一,但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事实从未改变。当前两岸关系困难的症结在于,台湾当局拒承认一个中国原则,否定“九二共识”。我们希望台湾当局早日回到承认“九二共识”的轨道上来,在停止“台独”分裂活动,发展两岸关系方面,采取一些实实在在的行动,造福两岸同胞。

 

2006.2.27

  陆委会根据去年陆委会及各界所作有关两岸关系之民意调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显示,大多数民众仍期待两岸关系朝稳定与和平方向发展,赞同政府在维护国家安全及利益的原则下,推动两岸间各项领域的交流。至于国内各政党或民间团体与中国大陆交流时,绝大多数民众认为仍应遵守政府法令、优先维护台湾的整体利益。

 

2006.2.27

  中国台湾网全面改版,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出席并按动刷新按钮。

  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表示,大熊猫是无偿赠送与服务台湾。

 

2008.2.2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陈明通主任委员接受媒体访问时表示,“选举包机是一个新的议题,势必跟北京重新谈判”。如果对岸真正有诚意,就赶快恢复三项议题(客运包机、货运包机、观光)的谈判,因为技术问题已谈完,若能赶快进行,台商就可以搭包机回台投票。陈主委同时强调,应更考虑的是台商每日的生活,所以客货包机、观光客应赶快谈成。

  福建省旅游局局长黄晓炎表示,将加快金马澎旅游发展,积极争取省外居民赴金马澎地区旅游有新突破,争取赴金马澎地区的游客有更大增长;大陆居民赴台旅游实施后,争取将金马澎旅游线路延伸到台湾本岛。

  福建漳州市,推出台商子女就读政策:小学阶段一般就近入学;在当地5所中学开设初中台生班;初中考高中招生时可享受加分照顾;免收借读费和赞助费。

  国台办新闻发布会宣布,凡符合条件的台湾地区永久居民,通过认定方式核发《医师资格证书》,具体办法将另行颁布;及提出方便台胞子女在大陆中小学和幼儿园就读有关政策。并新设福建漳平永福、广东珠海今湾、湖北武汉黄陂、江苏无锡锡山等四个台湾农民创业园。

 

2009.2.27

  马英九接受年代新闻台专访时强调,签署“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时会平等、互惠、有尊严,协议内容是经济合作,有共识的部分先签署,是一个“架构性的协议”。而和大陆签经济的协议,不是只为大陆,也是全球布局的一部分。

 

2013.2.27

 国台办例行记者会表示,两岸在反对“台独”、坚持“九二共识”基础上“求一中架构之同,存一中内涵之异”,这对促进两岸双方巩固和深化政治互信具有十分重要和积极的意义。同时,为解决两岸关系中的难题创造条件,两岸可以从民间先行,由智库就政治领域存在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逐步累积共识。并表示,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商谈已进入收尾阶段,将争取尽快完成商谈,签署协议。另两会互设办事处议题,双方已各自进行研究评估,希望年内争取有所突破,早日实现互设。至于台湾参与国际事务议题方面,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通过两岸务实协商,做出合情合理安排。

 

2014.2.2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表示,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王郁琦主任委员在接见大陆海协会长陈德铭与协商代表团一行时表示,两岸事务主管机关虽建立联系沟通机制,但未来仍有诸多攸关民生福祉的议题,需要透过两会平台,尤其是服务台商功能,更是无可替代;并期许双方应持续在“九二共识”基础上,正视现实,推动两岸关系发展。会谈中,王主委特别指出,对外经贸对台湾而言是生存问题,并非政治问题,大陆方面应对台湾加入象是TPP或RCEP等区域经济整合乐观其成;两岸不是零和关系,应共同促进繁荣发展。

 两岸两会第十次高层会谈在台北举行,海基会董事长林中森与大陆海协会会长陈德铭签署“海峡两岸气象合作协议”及“海峡两岸地震监测合作协议”。此外,会中双方一致认为将“货品贸易协议”、“争端解决协议”、“避免双重课税及加强税务合作”、“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环境保护合作”、“飞航安全及适航标准合作”等6项议题纳入第十一次会谈的协商议题,任何一项达成共识,就可签署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