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大事记
1998.3.17
海基会函覆海协会同意四月中旬组团前往访问,就会务及双方共同关切的问题,广泛交换意见。
1999.3.17-19
海协会副秘书长李亚飞来台,与海基会就去年十月“辜汪会晤”所达成之四项共识,安排海协会会长汪道涵访台事宜进行磋商。双方原则确定汪道涵今年秋天访台,时间五至六天左右。
2000.3.17
中央台湾工作办公室、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就台湾地区产生新的领导人发表声明指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选举及其结果,改变不了台湾是中国领土一部分的事实,我们愿意同一切赞同一个中国原则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人士交换有关两岸关系与和平统一的意见。
2005.3.17
外交部发言人刘建超针对美国会众院通过所谓决议案表示,对中国《反分裂国家法》妄加评论,无理指责,违反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原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是对中国内政的粗暴干涉。
2006.3.17
关于欧盟对大陆鞋类产品提出反倾销指控,两岸鞋厂将进行抗辩大作战。七家大陆台商鞋厂不仅成立欧盟对华鞋产品反倾销应对联盟,台湾制鞋公会亦以具体行动,声援大陆台商鞋厂抗辩欧盟反倾销的指控。
2009.3.17
海峡两岸关系协会会长陈云林在2009年第5期《求是》杂志,发表题为“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的文章,表示,坚持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是两岸协商谈判的政治基础,坚持“九二共识”就是坚持双方对于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认同。有了这一政治基础,两岸双方就能够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两岸协商就能够有效推进。“台独”分裂势力及其活动是两岸关系发展和两岸协商谈判的最大破坏力量,必须坚决予以反对和遏制。
2010.3.17
海协会副会长王富卿将率海协会民族宗教交流团于3月18日至26日,赴台北、台中、高雄、花莲等地访问,开展两岸宗教、民俗交流。
国务院台办例行记者会指出,赞成两岸适时就军事问题进行接触交流,探讨建立军事安全互信机制问题,序渐进、先易后难,从容易做的先做起。比如说从两岸退役军人和相关专家学者的交流开始。
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会见日本外务大臣冈田克也时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应由两岸中国人通过协商以和平方式寻求解决。同时,台湾问题也涉及台海稳定与地区和平,希望得到包括日本在内的周边邻国的理解和支持。
2011.3.1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赖幸媛主任委员接见“中国的兴起-对内和对外的影响”研讨会的学者专家时强调,随着两岸关系的开展,自由、民主、人权、法治这些普世价值,不仅是推动台湾成长与茁壮的力量和骄傲,也希望能够作为两岸彼此分享、相互提升的共同目标。两岸的非政府组织应多交流合作,两岸也应开放胸襟、相互尊重,为国际社会共尽心力,这将对两岸关系的和谐发展产生重要意义;两岸在国际活动中应有公平合理的互动与对待,也呼吁大陆方面能有主动积极的务实作法。
2013.3.1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针对大陆举行全国人大会议闭幕后中外记者会之相关发言表示,大陆近期在行政革新、经济民生及社会公平正义方面,提出许多改革方向,我政府表达肯定,并期许未来两岸之间能够针对相关的改革发展面向,共同合作、相互提升,进一步促进两岸关系的互信与互利。陆委会表示,两岸近5年来的良性互动成果,得来不易,双方应善加珍惜。未来我政府将秉持既定的政策目标与推动步伐,持续推动两岸制度化协商,扩大、深化两岸各领域的交流互动,增进两岸互信。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京闭幕后,于人民大会堂与中外记者见面时表示,两岸同属一个中国,居住在两岸的是骨肉同胞,同胞之间、手足之情,没有解不开的结,只要坚持一个中国,维护同胞之情,两岸关系发展的空间和潜力巨大。
2014.3.1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指出,服贸协议未能通过及生效,将有三大影响,包括:一、丧失台湾服务业进入大陆市场先机,使台湾业者在大陆市场处境更为艰难;二、延宕台湾加入TPP、RCEP的时程,造成台湾经济边缘化的危机;三、推迟两岸货贸协议及ECFA后续协商的进程,增加两岸协商的困难度。陆委会呼吁,国人必须正视大陆是台湾重要贸易伙伴的事实,理性看待两岸经贸发展。并表示,政府已依据各界意见,强化相关安全管理及辅导救济配套,且从未反对服贸协议进行审查,也充分尊重“立法院”审议程序,而此时是台湾经济发展的重大关头,盼各界支持服贸协议尽早完成相关程序,帮台湾经济找生路。
2016.3.17
外交部长王毅与冈比亚外长盖伊签署“关于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冈比亚政府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国台办发言人安峰山表示,我们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推动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方针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