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关系网移动版

    两岸关系网移动版

3月23日大事记

2018-03-23
来源:两岸关系网

2001.3.23

  国家主席江泽民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时表示,两岸统一不适用邦联或联邦制。

 

2004.3.23

  外长李肇星在北韩访问期间,评论台湾大选,指称不论台湾选举结果如何,“都改变不了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的事实。”

 

2006.3.23

  中国政府网于政务公开栏公布“国务院2006工作要点”指出,坚持“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基本方针和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贯彻胡锦涛主席关于新形势下发展两岸关系的四点意见。坚决反对和遏制“台独”分裂势力通过“宪改”进行“台湾法理独立”活动。广泛团结台湾同胞,扩大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推动全面、直接、双向“三通”进程。支援海峡西岸和其他台商投资相对集中地区的经济发展,促进两岸经济技术交流和合作。加强与反对“台独”、主张发展两岸关系的台湾各党派、团体和各界人士的对话与交流。继续争取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恢复两岸对话与谈判。维护台海和平与稳定。

 

2007.3.23

  “行政院”陆委会刘德勋副主委于例行记者会表示,台港之间的交流仍有改善空间,盼未来港府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本会人员赴香港地区交流,如此将有助于双方往来正面的发展,进而建构未来台港进一步交流的基础。

  “行政院”陆委会发表新闻稿,对于该会张志宇专门委员陪同“两岸新闻记者第三届香港特区行政长官选举参访团”入港遭拒,深感遗憾,并表强烈不满。亦表示,在必要时也可能采取相对应做法,同时陆委会呼吁港府应以务实态度处理台港相关问题,并应避免再有破坏台港关系的举措。

 

2008.3.23

  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表示,陈水扁当局推动的所谓以台湾名义加入联合国的公投遭到失败,再次说明“台独”分裂势力搞“台独”是不得人心的。

 

2009.3.23

  海基会发表新闻稿表示对“综合性经济合作协议”之基本态度指出,海基会的角色,主要是联系安排工作,至于实质协商内容,则由政府相关部会官员与大陆对口部门的官员面对面直接商谈。

 

2010.3.23

  马英九在诺鲁共和国表示,两岸关系的改善,绝对有益于我国际关系的拓展,也会使我们对于深化两岸关系更有意愿与信心。另外,良性的两岸关系也能够逐渐解除战争威胁,并有利文化、经贸等其它方面交流的逐步制度化。

  “新闻局”宣布,同意增加厦门卫视及湖南电视台来台驻点采访。

  海基会江丙坤董事长在第七届董监事第六次联席会议表示,将把两会交流互访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重要工作,今年共规划7个交流访问团。

 

2013.3.23

 国台办副主任孙亚夫在第十一届两岸关系研讨会闭幕式时表示,大陆主张双方应逐步为今后破解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主张解决政治分歧也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从民间开始进行对话,由两岸智库举办两岸和平论坛,希望民间性对话有利于促进两岸关系发展。

 

2014.3.23

 马英九针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召开中外记者会时表示,台湾跟大陆签服贸协议,是为台湾经济的未来。台湾是一个小而开放的经济体,经济成长七成靠对外贸易,目前我国只签7个自由贸易协定或经济合作协定,远落后新加坡、韩国、日本与大陆,致出口货品关税较其它国家高。因此,一定要尽快与各国洽签,才不会被边缘化。此外,服贸协议是“两岸经济合作架构协议”(ECFA)的一部分,该协议未通过,将严重伤害我国际信用,及推动两岸关系与贸易自由化的努力,也会影响我加入“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协定”(RCEP)的机会。马英九表示,台湾服务业有创意、有人才、有质量,而大陆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也是台湾第一大贸易伙伴,现在亦正积极发展服务业,服贸协议的通过,让大陆对台湾业者进一步开放市场,并给予我国服务业者比外资更优厚的条件;且此协议也未开放大陆劳工、移民或出版业来台,而大陆对台湾开放的80项目,都适用到台湾中小企业,并不是独厚大企业。整体来看,服贸协议是依据“以台湾为主,对人民有利”的原则签订,对台湾是利大于弊的,希望服贸协议逐条审查、逐条表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