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7日大事记
1999.3.27
民进党中央举办“一九九八年两岸情势报告”发表会,会中公布两岸政治、外交、军事、社会及经济等五篇情势分析报告。
中央统战部和中央台办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对台工作形势政策报告会”。
2002.3.27
国台办新闻局副局长李维一在记者会上称,两岸出现反倾销是“国内事务”,没有必要在世贸组织的架构下谈。
2006.3.27
陆委会召开委员会会议,针对国人或法人(团体担任大陆地区职务或为其成员相关规定之主管机关,是否包含地方政府乙事,陆委会提出报告中指出,现阶段有关国人或法人(团体担任大陆地区职务或为其成员等事务,仍宜由中央主管机关统筹处理,并先行建置处理模式,以利未来思考地方政府协助相关事项时,有遵循之参考机制。另为避免施行细则第46条所指主管机关恐被引申为地方政府之疑义,为杜绝争议,陆委会将依循法制作业程序,尽速研修施行细则,以期明确相关规定之主管机关意涵。
2007.3.27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中国政府坚决反对与中国有外交关系的国家同台湾开展官方和军事往来。
外交部发言人秦刚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圣卢西亚政府允许台湾当局所谓的“外交部长”访圣。一个中国原则是国际社会普遍接受的重要原则。中方希望圣卢西亚政府能切实遵守中圣建交公报确立的一个中国原则,与中方共同促进中圣关系健康稳定发展。
2010.3.2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刘德勋副主委出席“拼外销,顾台湾-两岸经济协议说明会”时表示,两岸经济协议是透过制度化协商管道建立框架性的对话机制,以解决多年来两岸经贸交流所产生的问题,政府绝对不会增加开放大陆农产品进口及开放大陆劳工来台。
2012.3.27
马英九接见“2049计划研究所”访华团团长阿米塔吉(Richard Armitage)等一行时表示,政府大陆政策是在宪法之架构下,主张“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并积极推动两岸和平发展,目前台海已绽露和平曙光,双方紧张情势亦大幅减缓。除两岸关系改善外,台湾的国际地位近年来亦有显著提升,尤其在美方与国际友邦支持下,三年前台湾参与“世界卫生大会”(WHA),促使我国与“世界卫生组织”(WHO)之关系愈发密切。未来我国政府除继续追求两岸和平与繁荣、改善台美关系,避免在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遭边缘化,也将在10年内创造充分条件以加入TPP,达成迈向区域经济整合的目标。
2013.3.27
海协会致函海基会,对台湾南投地震受灾乡亲表示慰问。
国台办例行记者会表示,将增加湖北、辽宁两省为大陆学生赴台就读学位试点省份。对于台湾参与国际组织活动问题,重申在不造成“两个中国”、“一中一台”的前提下,可以通过两岸务实协商,做出合情合理的安排。另,两会互设办事机构,希望争取在年内有所突破。国台办表示,两岸政治议题在步骤上要循序渐进、先易后难,民间先行就两岸政治议题进行对话,或者举办和平论坛为可行的途径,也希望和平论坛能够在今年举办。
2014.3.27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王郁琦主任委员于例行记者会上表示,社会各界对于两岸服务贸易协议所表达的意见,政府一直保持关注,也理解并尊重大家对于政府处理服贸协议的期待。现阶段在两岸政策上,台湾社会仍有许多不同意见需要进一步讨论,并凝聚共识。两岸和平是台湾人民共同的期待,也符合台湾的最大利益,希望社会对两岸服务贸易协议的争议,不要影响到两岸间的正常交流互动,政府也一定会尽最大努力与社会各界沟通,持续促进两岸关系和平稳定发展。
王主委进一步表示,反服贸学生提出的逐条审查、逐条表决意见,是去年朝野协商的结果,行政部门亦持支持立场,但如果进行逐条表决的过程中,有任何一个条文被否决,最后效果等同于重启谈判,这不是台湾单方重启就可以做到,社会大众必须理解。至于,服贸协议最后审议过程中,是否以附带决议或其他方式处理,行政部门的立场都会尊重“立法院”审议结果。此外,王主委也指出,两岸协议监督机制法制化应避免宪政上的争议,政府对于两岸协议监督之前已提出四阶段监督沟通机制,包括在议题形成、业务沟通、协议签署前和签署后四个阶段的国会、公众沟通,陆委会已研议具体的沟通机制,将对外公布。
2017.3.27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在例行记者会针对日本总务副大臣赤间二郎访台表示,日方现职副大臣访台明显违反日方只同台维持民间和地区性往来的承诺,严重背弃中日四个政治文件精神,中方对此坚决反对,已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