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2日大事记
2006.4.12
“行政院长”苏贞昌在院会表示,两岸货运包机、节日包机制度化或周末包机等,只要经过双方协商,做出适当安排,都可以持开放的态度,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农业部新闻办新闻发布会,海峡两岸农业交流协会与台湾省农会将在中国(寿光)国际蔬菜科技博览会上首次设立台湾农产品展销区。
中央台办主任陈云林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两岸经贸论坛”将于4月14日至15日在北京举行。参加论坛的有中央和北京市有关部门负责人,两岸工商企业界知名人士,商务、农业、旅游、海运、航运、金融等领域的团体负责人、著名专家学者,大陆台资企业协会会长等共约500人。
2007.4.12
“行政院”陆委会新任主委陈明通表示,陆委会主委的工作应该是捍卫台湾主权与尊严,确保两千三百万台湾人民的身家性命;同时,要在做好国家安全的管理下,积极推动两岸经贸、文教、社会等交流。
“财政部”台北市国税局表示,纳税义务人及其配偶或受扶养亲属,因病在大陆地区就医,其给付大陆地区医院之医药费,可凭大陆地区公立医院、财团法人组织之医院或公私立大学附设医院出具之证明,并经依台湾地区与大陆地区人民关系条例第7条规定之机构或民间团体验证后,自其当年度综合所得总额中列举扣除。
2008.4.12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陈明通主任委员,对“副总统”当选人萧万长先生与国家主席胡锦涛会面乙事指出,未来两岸协商互动应坚持在不设任何前提之情况下进行,才能维护台湾辛苦得来的民主成就、国家应有的主权尊严,及台湾2300万人民之福祉,进而达到两岸互惠、互利及双赢的局面。未来各项议题的协商与推动,都应在政府规划及评估的既有基础下具体推动,两岸间任何人都不应排除政府公权力的参与,私下进行协商。
总书记胡锦涛在博鳌亚洲论坛,会见副总统当选人萧万长先生时表示,将继续推动两岸经济文化等各领域交流合作,继续推动两岸周末包机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的磋商,继续关心台湾同胞福祉并切实维护台湾同胞的正当权益,继续促进恢复两岸协商谈判。萧万长先生则主张双方“正视现实、开创未来、搁置争议、追求双赢”。胡与萧万长均同意,两岸应尽快恢复协商。
2009.4.12
“行政院”农业委员会发布新闻稿指出,两岸签署 ECFA ,仍将继续管制 830 项中国大陆农产品进口,绝不会进一步扩大开放项目。未来 ECFA 谘商时,包括农业智慧财产权保护、建立两岸动植物检疫检验机制等,均将列为优先谘商议题。农委会将在维护我国农业发展及农民权益之前提下,妥善处理 ECFA 的农业议题。
2010.4.12
马英九接见劳工团体代表时指出,台湾与中国大陆签署“两岸经济协议”,目的就是要与亚太经济整合,主要内容是减税、投资保障及智慧财产权保护,秉持小而必要原则,完全不触及劳工问题,以“架构协议”方式,把时间拉长、减少冲击及增加调适机会,而大陆方面也承诺,绝不会增加开放大陆农产品,且目前开放的1,415项大陆农产品税捐也不会减少,并尽量减少对台湾弱势传统产业的影响,政府也会针对这方面据以力争。
2012.4.12
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会见美国常务副国务卿伯恩斯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大陆方面的对台政策将保持稳定性和连续性,循序渐进地继续推进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中华民族完全有智慧,有能力通过两岸平等协商解决好有关台湾的各种问题。在这一进程中,希望美方继续发挥积极作用,使台湾问题真正成为“中”美关系中的积极因素,而不是消极因素;真正成为合作的因素,而不是摩擦的因素;真正成为增进战略互信的因素,而不是导致战略互不信任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