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两岸关系网移动版

    两岸关系网移动版

5月14日大事记

2018-05-24
来源:两岸关系网

2006.5.14

  福州市政府推出《台湾居民在福州申办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的若干意见(试行)》,《意见》规定,台湾居民在福州市行政区域申请设立个体工商户,可直接由经营所在地的县(市)、区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记管理。

 

2007.5.14

  大陆第一百个台企协会─南平台胞投资企业协会在福建武夷山正式成立。南平福山农业开发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力当选南平台企协会会长。

  60届世界卫生大会在日内瓦开幕,中国代表团团长高强在发言中指出,台湾当局出于自身的政治需要,以台湾人民健康福祉和全球防疫为借口,唆使极少数国家在今年的世卫大会上提出台湾成为世卫组织“成员国”的涉台提案。这个提案彻底撕下了台湾当局所谓“维护人民健康”的伪装,暴露其分裂中国的政治野心;这个提案关注的不是台湾民生,而是妄图在国际上谋求“台湾独立”;这个提案无视《联合国宪章》和世界卫生组织《组织法》,违反联大和世界卫生大会的决议,对抗国际公认的一个中国原则,破坏十年来历届世卫大会达成的共识,极大地伤害了各成员国的感情。

  政府发表声明表示,6月15日正式生效的《国际卫生条例(2005)》适用于包括香港、澳门、台湾在内的中国全境。

  “行政院长”张俊雄宣布,对于中国四川震灾,政府将提供规模新台币20亿元赈灾计划,分两阶段执行。

  “行政院”卫生署表示,已备妥紧急医药援助物资,医护人员与防疫人员都已整装待发,待海协会同意,即可出发前往四川救灾。

  为协助大陆救灾及重建,“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在台湾银行总行营业部开设“中国大陆四川震灾捐款专户”。

  国台办新闻发言人杨毅表示,在台湾局势发生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希望两岸双方共同努力,“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开创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新局面;实现包机周末化和大陆居民赴台旅游需要双方共同努力;希望两岸在能源包括油气勘探等方面的合作能够取得成果。

 

2009.5.14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爱台湾、护主权,政府完全做到了”新闻稿表示,马政府上台后,恢复制度化协商,与对岸签订九项协议与一项共识,规范交流秩序,让两岸经贸交流正常化。政府透过两岸和解,更带动两岸在国际上的和解,使我们的主权不但没有被矮化、被掏空,台湾能见度反而更为提升。

 

2010.5.14

  马英九应邀出席“2010欧洲日晚宴”活动时表示, ECFA主要有三项内容:第一是关税减让,第二是保护智慧财产权,第三是投资保障;第一步就是提出“早期收获清单”,就台湾有利的关税项目进行协商,而智慧财产权的保护也会纳入谈判项目,至于投资保障则是先纳入名称,详细内容等ECFA签订后再来协商,同时ECFA签订后也会送请国会同意。

  国务院台办主任王毅在出席“全国台湾同胞投资企业联谊会”周年庆典时表示,“台企联”旗帜鲜明地反对“台独”,坚定不移地支持两岸关系的改善。希望新一届台企联:一是更为积极地参与和支持两岸关系和平发展。二是适应大陆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不断深化两岸经济合作。

 

2012.5.14

 商务部发布消息指称,今年将研究进一步放开台湾农产品进入大陆市场的品种和数量的可能性,扩大岛内农产品登陆关税降税范围。“十二五”期间,将积极落实ECFA和两岸其他协议,同时,还将扩大两岸贸易,促进双向投资,加强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合作,并且积极支持大陆台资企业转型升级。在农产品贸易方面,将进一步保护台湾农产品知识产权,加强大陆市场的监管,巩固销售台湾农产品主渠道,推动两岸农业优势互补,合作双赢。

 

2013.5.14

 海基会与大陆海协会联系,确认两岸两会第九次高层会谈在大陆举行。

 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新同盟会会长许历农率领的台湾退役将领一行时表示,乐见两岸民间就促进建立两岸军事安全互信机制议题开展交流对话,为今后两岸政治难题创造条件。

 

2014.5.14

 国台办发言人马晓光在例行者会时表示,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符合时代潮流,是两岸同胞的共同选择,要排除一切干扰,继续推行有效的措施,使更多的台湾各阶层民众在两岸交流合作中受益。并扩大两岸社会各界各阶层接触面,增进互信创造条件。此外也表示,反对“台独”是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坚决反对任何形式的“台独”分裂活动,此没有任何妥协的空间。

 

2015.5.14

 马英九出席“两岸关系回顾与展望”国际研讨会,并以“开创台海和平,迈向区域繁荣”为题致词表示,过去7年来,我政府推动以“和平、繁荣”为核心的大陆政策,建构互利双赢的两岸关系,使得目前的现状成为两岸分治66年来,关系最为稳定的时刻,并为区域安全、世界和平做出贡献。两岸在“九二共识、一中各表”的基础上,共同迈向良性互动的和平大道。政府所主张的“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建立在“中华民国宪法”之下。“一中”就是“中华民国”,因此,“一中各表”可以体现两岸“互不承认主权、互不否认治权”的现状,最能彰显中华民国主权与台湾尊严,也是目前两岸达成共识的互信基础。马英九并指出,有3份关键历史文献可以证明“九二共识”的存在及其内容。第一份文件是1992年8月1日李登辉主持“国家统一委员会”全体委员会议时,就“关于一个中国的涵义”达成决议如下:“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之原则,但双方所赋予之涵义有所不同”。第二份文件则是1992年10月底的香港会谈,双方没有共识,我方建议各自以口头方式表达,海协会传真表示“尊重并接受”海基会建议,也就是两会针对“一个中国原则”各自以口头声明方式表达。第三份文件是2008年3月26日,大陆领导人胡锦涛与美国小布什总统通热线电话,主动提到“大陆与台湾应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恢复协商对话,‘九二共识’是指双方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但同意对其有不同的定义”。并强调,“九二共识”是经过各方认可同意的重要共识,“九二共识”的核心,就是坚持“中华民国”的主权。马英九进一步表示,未来要积极推动,包括“两岸货贸协议”、两岸两会互设办事机构,以及参与“跨太平洋伙伴协定”(TPP)与“区域全面伙伴协定”(RCEP)的协商,和在“尊严、平等”的条件下参加“亚投行”(AII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