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大事记
2003.7.28
行政院陆委会通过「大陆地区专业人士来台从事专业活动邀请单位及应备具之申请文件表」,放宽大陆地区产业科技人士来台。
2004.7.28
大陆国台办副主任王在希在「两岸关系论坛」开幕式后,接受访问时表示,大陆希望台湾把两岸三通直航作为国内事务,两岸的航线是国内航线。
民国九十三年七月廿八
2005.7.28
陆委会主委吴钊燮在高雄市出席「台湾水果运销大陆事宜座谈会」时宣布,政府已正式委托外贸协会就台湾水果输销大陆的相关事宜与大陆商谈。吴钊燮主委同时强调,两岸旅行团体已就中国观光客来台议题进行接触,双方已初步达成共识,政府即将委托「中华民国旅行商业同业公会全国联合会」,协助联系安排各项协商事宜。
2005.7.28
陆委会发言人游盈隆强调,零关税措施只是中共当局「单方面的行政作为」,虽然是「成本低廉」的善意,但对两岸的商谈仍是一项「机会」,但这项零关税措施的效期有多久,或是否有其他相关政策,政府委托外贸协会能进行具体的商谈,其他还包括水果检疫、检验、市场通路等问题,都必须透过安排协商。
2005.7.28
陆委会发布的台湾水果输销大陆问题相关说明中指出,面对中共对台农业统战的作为,政府顾及对农民短、中、长期利益的保障,提出了「一个原则,三项安排」的基本立场。「一个原则」指的是政府将全力推动台湾农产品的外销,对中国大陆的出口只是全球营销策略其中的一环而已。「三项安排」则是第一,指定外贸协会作为台湾农产品外销整合的窗口,由各地农会协调产品供应,再由外贸协会负责销售到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全球市场。第二,台湾农产品销往中国大陆涉及公权力事项,包括关税、检疫、检验及通关等,由陆委会及农委会等相关机关组成专业谈判团队,并可委请外贸协会协助安排相关协商的事宜。第三,为确保高价生鲜水果的质量并有效地掌握运输的时效,有必要加速推动包括农产品在内的「货运便捷化方案」.
2006.7.28
「台湾经济永续发展会议」针对「全球布局与两岸经贸」分组达成58项共同意见。陆委会吴钊燮主委表示,两岸经贸本于「投资台湾」及「全球布局」之思维,以国家安全及总体利益为优先,在有效管控风险前提下,持续进行两岸经贸政策调整。
2011.7.28
针对大陆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主任王毅在美表示「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需要两岸中国人协商来加以解决」,行政院大陆委员会重申,中华民国是主权独立的国家,不是大陆的内政问题。现阶段大陆政策的基本原则就是在中华民国宪法架构下,维持「不统、不独、不武」的台海现状。「九二共识、一中各表」是两岸制度化协商得以建立并稳定运作的基础,两岸制度化协商机制就是「搁置争议,务实协商」,不涉及政治等敏感议题。
2012.7.28
大陆政协主席贾庆林在「第八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致辞表示,在建立政治互信基础上求同存异、良性互动,是两岸关系改善发展的重要条件。按照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的思路推进两岸协商和各领域交流,是拓展两岸关系的有效途径。愿就两岸关系发展提出三点意见。
一是巩固政治基础,保持和平发展势头。当前,增进政治互信就是要维护和巩固一个中国的框架。一个中国框架的核心是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国家,两岸关系不是国与国的关系。
二是深化经贸合作,扩大和平发展成效。应该继续把深化两岸经贸合作作为推动两岸关系发展的优先和重点,加快构筑有利于深化两岸经济合作的各种长效机制。
三是加强文教交流,拓展和平发展内涵。应当不断深化两岸文化、教育、新闻、出版、影视、艺术、宗教以及民俗和民间信仰等领域的交流合作。
2014.7.28
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布新闻稿,针对在葡萄牙举行的欧洲汉学学会第20届双年会发生大会手册中蒋经国国际学术交流基金会介绍页遭撕除事表示,此项活动纯属学术文化交流性质活动,大陆方面对我不友善行为,挑起两岸不必要之争议,并伤害台湾两千三百万人民的感情,不利两岸深化互信。政府呼吁,希望陆方在国际各种场域应对我友善对待,全面调整对台湾务实参与国际相关活动的僵化思维,使两岸关系与对外关系真正成为良性循环,为进一步开展互利双赢的两岸关系创造更为有利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