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北京文化符号是助力大国外交的重要途径
在全球话语权博弈日趋激烈、国家软实力竞争全面升级的时代背景下,文化已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附属形象,而是政治战略与外交筹码的核心内容。对于中国而言,如何讲好中国故事、塑造中国形象、提升中国影响力,已经成为新时代外交工作的战略重点。而在这一场声势浩大的文化突围中,打造具有国家象征性的城市文化符号,无疑是最有效、最直接、最有力的方式。北京,作为中国的首都,是全国政治、文化、国际交往的核心地带,其文化辐射力、叙事代表性和文明整合性具有无可替代的地位。打造北京文化符号,不仅是对城市自身形象的美学雕琢,更是助力大国外交、重构国际舆论格局的关键路径。这是一场国家战略的系统工程,也是一场文明竞争的主动出击。
首先,城市符号是国家形象的缩影,北京具备天然优势。城市是国家形象的门面,而城市符号则是国家形象的凝练表达。每一个大国都通过其首都打造独特文化符号:巴黎象征法国的浪漫与哲思,华盛顿代表美国的民主与力量,东京则展示日本的精致与秩序。文化符号背后,是国家精神气质的对外延伸,是制度认同与价值理念的传播接口。北京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深厚的政治象征意义和完善的国际传播平台。从中轴线、故宫、长城、天坛等传统文化资源,到国家大剧院、奥运鸟巢、“双奥之城”等现代国家意象,再到“北京共识”、“一带一路论坛”这样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制度话语,北京早已具备从“城市景观”向“国家象征”跃升的文化资本。因此,打造北京文化符号,不仅是形象包装,更是国家意志的外化呈现,是中国文明对世界表达的结构化方式。
第二,文化符号助力国家叙事,北京是最合适的战略载体。文化外交的本质,是叙事权的竞争。而文化符号是叙事体系的“关键词”,是构建认同、打破偏见、塑造共鸣的关键手段。一个具有全球辨识度的文化符号,可以大大提高国家在国际体系中的存在感与话语感召力。北京的独特价值,在于它不仅承载了中华五千年文明的厚重记忆,更是当代中国发展成就的直观缩影。从古都到首都,从王朝核心到共和国心脏,北京在时间跨度上贯通古今,在空间布局上对接世界,其文化表达天然具备历史纵深和现实广度。以北京中轴线为例,它不仅是中国古代“礼制政治”与“天地秩序”的空间表达,也能与现代中国讲求和谐、稳定、有序的价值观相连接。将其打造为国家文化符号,不仅能让国际社会更直观地理解“中国之治”的文化逻辑,更能赋予中国外交以空间象征和文明支撑。北京所代表的“东方秩序美学”“礼仪文明哲学”“人民国家逻辑”,正是当前世界多元共存中迫切需要的思想资源。而北京文化符号正是这些思想的视觉化、物质化和国际化呈现形式。
第三,外交竞争转向文明竞争,北京文化符号是话语突破口。当今世界,外交不再局限于领事礼节和协议磋商,而是延伸为一场跨文化语境的认知较量和制度对话。文明竞争已经取代意识形态对抗,成为国际博弈的深层机制。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北京文化符号的战略价值愈加凸显。一方面,作为“文明中国”的代表,北京文化符号可为中国提供独立于西方叙事范式的文化表达。例如,将“北京”与“和而不同”“中庸之道”“大道为公”等中华思想融为一体,使北京不再只是一个地理空间,而是成为一种文明意象,为中国外交提供文化立场的可视化标识。另一方面,北京在全球传播体系中具备强大的议程设置能力。国际会议的举办、文化节庆的推广、影视媒介的叠加使用,使北京具备从“媒介城市”转变为“传播城市”的技术条件。通过设计统一视觉语言、系统化品牌标识、系列化文化载体,构建出一套“北京话语—中国形象—全球传播”的新链条,为国家塑造开放、包容、自信、现代的文化面貌。在这种传播逻辑中,北京文化符号不再仅仅是历史的再现,而是未来的生产力,是思想的主动推送,是文明的外交工具。
第四,系统推进北京文化符号战略,是助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应当受到更高度的重视。打造北京文化符号不是单点发力,而是一个系统化、结构化、层级化的国家工程。它需要顶层设计,也需要基层实践;既要文化产品的创造,更要文化制度的护航。为此,应重点推进以下几个方向:其一,深化城市文化顶层规划。围绕中轴线文化带、国家文化公园、“京韵文化”传承等平台,打造具有历史深度与现实感召力的国家文化叙事核心区。其二,强化文化产业协同传播。通过文创产品、国际电影节、设计周、沉浸式展演等多元方式,提升北京文化的全球表达能力,让“看得懂的北京”成为“听得进的中国”。其三,推动文化符号的制度建构。将文化遗产、城市意象、礼仪传统系统整合为外交内容的一部分,在多边外交、公共外交、民间交流中充分利用北京文化资源,提升议题掌控力与文明对话力。其四,建设北京文化外交智库体系。聚合学术、政策、传媒与国际研究资源,推动“文化+外交”研究,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文化战略智力平台。
在世界重新思考“文明共处”的今天,中国正以更加自信的姿态走进世界舞台的中央。北京,作为国家文明的第一代表者,其文化符号的打造,不只是美学工程,更是战略部署;不只是城市升级,更是国家出海;不只是形象重塑,更是理念输出。打造北京文化符号,是让中国外交更有温度、更有风度、更有深度的重要路径。它让世界看见中国的过去、理解中国的现在、想象中国的未来——而这,正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所亟需的文化力量。
作者:朱松岭 北京联合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教授